孩子是家庭的希望,更是国家的未来。如何运用法律为孩子们撑起坚实的“保护伞”?7月16日,在涪陵区青羊镇安镇社区,一场面向居民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治课火热开讲!担任主讲的是涪陵本土培育的法律贴心人——“律小青”青年律师志愿者服务团的庞易律师,来自上海中联(涪陵)律师事务所。社区的居民们听得聚精会神,现场座无虚席。
“律小青”是谁?居民的法律贴心人!
说起“律小青”,在涪陵可谓是响当当的公益法律服务品牌!这支队伍于2019年5月由重庆市律师协会涪陵区律师工作委员会精心组建,成员均为热心公益、专业精湛的青年律师。他们平均年龄虽仅30岁出头,却个个是法律领域的“行家”,熟悉各类法律事务。这支60人的队伍,如同行走在乡间社区的“法律赤脚医生”,专为大家送法上门。
自成立以来,“律小青”的脚步从未停歇。他们心怀公益,肩担责任,深入村居、企业、学校,不仅发放普法资料,开讲法治课堂,提供免费法律咨询,协助调解矛盾纠纷,更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困难群众伸出援手。多年来,他们的口碑日益响亮,已成为涪陵律师界一张闪亮的公益名片,是群众信得过的法律“自家人”!
庞律师开讲:法律如何为未成年人“护航”?
宣讲中,庞易律师将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务案例,深入浅出地向居民讲解,核心主题只有一个:“法律如何为孩子们保驾护航?”讲解内容实在、易懂!
1.校园欺凌怎么办?——“律小青”支招:校、家、生齐发力!
孩子在学校遭受欺凌,是家长最揪心的事。庞律师直面问题,清晰列举了欺凌行为(如肢体冲突、言语辱骂、社交孤立等),并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其危害——不仅是身体伤害,更会在孩子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!她重点强调:
学校责任重:必须筑牢安全防线,加强管理,老师需提高警惕,及时发现并制止苗头。
家长不能松:家长要教导孩子遵纪守法、文明礼貌,更要教会孩子面对欺凌时的应对方法,鼓励孩子及时沟通。
学生要勇敢:遭遇欺凌,务必第一时间告知老师或家长(父母)!
“律小青”强调:唯有学校、家庭和孩子自身三方紧密协作,形成合力,才能有效遏制欺凌之风!
2.未成年人涉法如何处置?——“律小青”释法:依法管教,宽严相济!
庞律师以近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河北邯郸未成年人案件为切入点,向居民明确解析: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触犯法律,法律有相应的处理规定。法律对未成年人秉持教育、感化、挽救的方针(体现宽容),但绝非放任不管(绝不纵容)!该教育时必须教育,该管束时严格管束,在法律框架内该承担的责任也必须承担。庞律师的讲解,让大家心中的法律“秤杆”更加清晰。
3.家长的责任是什么?——“律小青”提醒:养育不仅是温饱!
养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。庞律师从法律角度阐明:养育孩子不仅要提供物质保障(抚养),更要注重品德培养和能力发展(教育),并保护其免受侵害(保护)。她列举了现实案例,说明家长若疏于管教、未尽监护职责,孩子易受伤害、误入歧途,甚至权利被侵害。庞律师也指明了维权途径:孩子权益受损时,可向学校、老师、妇联、公安机关或“律小青”等组织寻求帮助。她语重心长地指出:“家长要依法履行监护职责,为孩子营造安全、温暖、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,至关重要!”
4.如何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?——“律小青”献策:多方联动,孩子自护!
庞律师还向居民普及了法律赋予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:生存权、发展权、受保护权等。特别是国家构建的“六大保护”体系(家庭保护、学校保护、社会保护、网络保护、政府保护、司法保护),为孩子们织就了一张严密的“安全网”。最后,她传授了孩子(家长)实用的“自护锦囊”:提高安全防范意识,不轻信陌生人;遇到危险情况,务必第一时间向老师、家长或警察求助。
此次安镇社区的宣讲,生动展现了“律小青”的专业素养和公益热忱!庞易律师的讲解深入透彻、通俗易懂,用大家熟悉的语言,将硬核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实用的温馨提示,有效提升了居民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的认知度。听课的居民纷纷表示:“这样的课,听得懂,用得上!‘律小青’真是我们的法律贴心人!”
律小青”:扎根基层,“法治关爱”步履不停!
为未成年人撑好“法律保护伞”,仅是“律小青”今年工作计划的一部分。他们已精心规划了“特殊群体法治关爱护航行动”,致力于将公益法律服务的“及时雨”播撒得更广、更深入!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妇女、务工人员等群体,都是“律小青”牵挂的重点服务对象。他们将继续深入基层,将法律知识送到田间地头、送进千家万户,让“律小青”这块公益法律服务的金字招牌在涪陵大地上愈加闪亮,守护更多群众的平安与幸福!